按照州委州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州民宗委牵头并会同州老干局、州文联驻村帮扶红原县龙日乡壤嘎夺玛村,助力该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工作主线,州民宗委切实发挥好帮扶联系村的牵头作用,制定完善帮扶工作方案,明确总体目标,精准施策,大力改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该村群众脱贫奔康步伐。龙日乡壤嘎夺玛村在2016年全省扶贫工作推进会中获准提前一年整村摘帽。州民宗委脱贫帮扶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称号。
一是抓实党建扶贫,“后进村”转变“四好村”。针对壤噶夺玛村“后进村”的现状,州民宗委及帮扶单位将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作为打开帮扶工作局面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通过基层问诊把脉、蹲点联系督导,深入开展“党建+扶贫、机关+农村”党建活动。主动和村干部开展交心谈心,及时消除村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思想隔阂和矛盾。在广泛征求全村干部群众意见基础上,该村对村规民约进行了3次集中修订完善,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广大牧民群众自觉接受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提振致富精气神。州民宗委及帮扶单位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与帮扶村困难群众“一对一”帮扶,平均每年到村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2次以上,组织党员到帮扶村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慰问活动。安排优秀双语干部德金措同志到壤噶夺玛村任第一书记,配合、带领村两委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查问题、找结症、强整改,进一步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党员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干劲。该村2017年摘掉“后进村”帽子,被评为“四好村”。
二是下足“绣花”功夫,夯实群众脱贫基础。为确保不让一户困难群众在脱贫奔康的道路上掉队,我委及帮扶单位认真按照省、州、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吃透“精准”二字的实质要义,在驻村帮扶上下“绣花”功夫,做好脱贫攻坚的基础工作。通过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以群众大会通报识别对象的方式,确保群众认可和满意度达到100%。委党组平均每季度听取1次驻村工作汇报,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帮扶贫困村督促调研。注重扶贫与扶志并举,适时召开村两委座谈会,开展扶贫培训业务3次、村组会议6次、群众大会5次,委党组书记、主任郎卡以分析国际国内和省州形势、增强感恩意识国家意识法律底线意识为主题,为该村党员群众宣讲党和国家惠民政策暨上党课2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脱贫典型宣传活动,以榜样力量激发群众思变求进的激情,变“被动扶贫”为“争着脱贫”。
三是改善发展条件,拓宽群众致富渠道。近三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00万元,修建620平米的综合性活动室一处,解决了该村“无会议室、无文化活动场所”的问题;新建了达尔戈大桥1座,新建牧道10公里,解决了55户贫困户“出行难”和奶制品销售等问题;对村委会及办公场所进行了修缮,购置了办公设施、实施风貌改造、安装15平米的LED显示屏政策宣传栏、新建贮物库,规范村级活动场所功能区域;积极引导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帮助、指导该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购买牦母牛175头,搭建增收平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解决就业83人,移民搬迁安置37人,其他扶持59人。
四是发挥牵头作用,聚力决战脱贫攻坚。2018年1月12日州民宗委、州委老干局和州文联召开驻村帮扶联系会,对近三年驻村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对拟选派优秀“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进行了商榷,三个帮扶单位一致决定将聚集智、力、财,积极构建脱贫长效机制,激活脱贫内生力,解决壤噶夺玛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团结一致、上下齐心,打赢脱贫攻坚战。(阿坝州民宗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