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纱绸是全过程纯手工制作的天然衣料,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是运用两广特产“薯莨”汁液和珠三角特有的河泥对原料进行染色而成,天然环保,质地柔软而富有身骨,手感轻薄而不易褶皱。
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江浙一带人喜欢称叫“香云纱”广东人称为“莨纱绸”。
做“莨纱绸”必须有二种原料,一种是白胚纱(晒莨后称莨纱)二种是白胚绸(晒莨后称莨绸)后晒莨,晒莨也要二种原料一河泥而且这种泥必须是、南海、番禺、顺德、三水等地才有的没有被污染过的含铁河泥,以灰黑色为佳,另一种是珠三角地区的薯莨,其叶块茎主要含单宁,经粉碎榨取、过滤后用其汁液晒莨。
香云纱的晒莨历程,是一个和阳光、水、泥土发生接触与反应的过程。一年中适合晒莨的时候并不长。通常,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是晒莨季节,但7月到8月上旬,因日照过于强烈、气温太高,会导致所晒的纱绸变硬发脆,因此不宜开工。8月中旬复工,10月底收工。11月后因北方干燥的季候风南下,亦不宜于晒莨。
晾晒场是被精心保养和修饰过的平整草地,1米多宽、约20米长的布匹,被平整摊开,拉紧,绷直,接受阳光的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晾晒面能够更多更均匀地接触到阳光。
更多内容敬请观看视频:服装里的中国:你所不知道的“晒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