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文化丛书:曾巩诗歌研究 夏汉宁等

曾巩文化丛书:曾巩诗歌研究 夏汉宁等

书名:曾巩文化丛书:曾巩诗歌研究(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 ISBN:9787210114017 作者:夏汉宁等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编辑推荐】

2019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诞辰一千年.曾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古代大文豪.《曾巩文化丛书》(全8册)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系统研究曾巩文化现象的一次全新尝试.是我国曾巩研究的集大成与*成果.

该丛书的主要特色有四:

一是权威.《曾巩文化丛书》由曾巩故里江西南丰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与江西人民出版社共同策划.作者大多是长期潜心研究曾巩文化的著名学者.如王琦珍、李震、李俊标、夏汉宁、罗伽禄等.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原会长王水照作序推荐.

二是系统.《曾巩文化丛书》从曾巩的传记、年谱、家族、散文、诗歌、仕历、两宋文化现象等方面系统深入研究.全方位再现了曾巩的整体形象.

三是问题导向.曾巩为什么能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诗歌魅力在哪?曾巩为什么被誉为“千年醇儒”?曾巩家族为什么群星璀璨、其家教家风如何?两宋江右文化繁荣兴盛的原因何在?《曾巩文化丛书》以问题为导向.以深刻分析研究人物个案为切入点.探寻中国文化自信的基本问题.

四是高质量.《曾巩文化丛书》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是目前国内曾巩文化研究学术水平的一个重大收获、一次大集成、一次大检示.

【内容简介】《曾巩诗歌研究》.夏汉宁等著.曾巩成就在文.但亦能诗.现存诗400余首.质朴冲和.雄浑超逸.略似其文.曾巩门生秦观、陈师道皆说曾巩“有韵者辄不工”“短于韵语”.李清照也说曾子固诗歌”不可读也”.但元代刘埙认为.曾巩“深于经术.得其理趣”.不好“流连光景.吟风弄月”是宋人诗风.钱钟书也认为:“曾巩的诗歌远比苏洵父子好.绝句的风致更比王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到底曾巩能不能诗.似乎成了一桩公案.《曾巩诗歌研究》从曾巩诗歌在历代的接受与传播、诗歌理论、诗歌题材内容与体裁、艺术特色等方面对曾巩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曾巩不但能诗.而且在宋代诗歌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对宋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作者简介】

夏汉宁.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西省文艺学会会长、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著有《一代文宗欧阳修》《曾巩》《欧阳先生文粹·欧阳先生遗粹校勘》.合著有《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宋代江西文学家地图》《北宋江西籍进士考录》《南宋江西籍进士考录》《宋代江西籍进士地图》等.

【媒体评论】

曾巩(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世称“南丰先生”.2019年是曾巩诞辰1000年.江西推出这套《曾巩文化丛书》.一共8册.从曾巩的诗、文、传记、家族、年谱、生平事迹、仕历等方面着手研究.力图全方位展示曾巩的整体形象.探寻两宋江右文化繁荣兴盛的原因.必须以深刻分析研究人物个案为切入点.这套《曾巩文化丛书》是一次很好的践行.值得细读精研.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原会长 王水照

【目录】*章曾巩诗歌在历代的接受与传播

*节 宋代对曾巩诗歌的接受与传播……… 001

第二节 元代对曾巩诗歌的接受与传播……… 035

第三节 明代对曾巩诗歌的接受与传播……… 037

第四节 清代对曾巩诗歌的接受与传播……… 043

第二章曾巩的诗歌理论

*节 文以明道与诗以言志的分途及互渗………………………………………… 053

第二节 美感形式论…………………………… 072

第三节 以气论文与诗为穷人之辞说………… 076

第四节 材学为基……………………………… 082

第五节 崇尚自然……………………………… 089

第三章曾巩诗歌题材内容与体裁分析

*节 曾巩的纪实诗分析…………………… 096

第二节 曾巩的咏物诗分析…………………… 140

第三节 曾巩的交游诗分析…………………… 144

第四节 曾巩诗歌体式分析…………………… 148

第四章曾巩诗歌的艺术特色

*节 曾巩诗歌的峻壮奇伟特色…………… 153

第二节 曾巩诗歌的清淡深婉特色…………… 156

第三节 曾巩诗歌的博雅厚重特色…………… 159

第四节 曾巩诗歌的散文化特色……………… 163

第五节 曾巩诗歌的转益多师特色…………… 169

第六节 曾巩对宋调的贡献…………………… 179

附录一 南丰曾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185

附录二 何焯《义门读书记·曾巩诗》……………………………………… 210

参考文献… ……………………………………… 223

后 记… ………………………………………… 224

相关内容